西柏坡红色文化培训之站标
西柏坡红色文化培训LOGO
井冈山红色培训 > 红色故事 > 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

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

2021-07-23
23 2021-07

16:53

冯白驹塑像。

位于海口市云龙镇长泰村的冯白驹故居。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苏晓杰 摄

 

  1926年,他自沪返琼,毅然投身革命事业;1929年,中共琼崖特委机关两次遭敌破坏,特委主要领导人被捕牺牲,他挺身而出;1932年,他率百余人在山上度过了艰苦卓绝的8个多月,革命火种得以延续;1950年,他领导全琼党政军民配合解放军渡海登陆作战,解放了海南岛……

  他是冯白驹,是周恩来总理眼中“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”。

  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长泰村背依山丘,面俯绿野,冯白驹故居就坐落在此。

 

  石匠儿子投身革命 

  “孤岛奋战、艰苦卓绝、二十三年红旗不倒”。进入故居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聂荣臻元帅所题字的石碑,石碑的左后方,立着一尊冯白驹的半身铜像。

  “受父亲的影响,革命的种子早就在年幼的冯白驹心里埋下了。”故居讲解员冯所孙告诉海南日报记者,冯白驹的父亲是一名石匠,也是清末反抗封建压迫的民间组织“三点会”的成员。读中学时,冯白驹就曾参与抵制日货斗争运动,以及驱逐“八股教师”的学潮运动。

  1925年,冯白驹考入上海大夏大学预科。后来由于家中经济紧张,冯白驹不得不辍学。1926年初,冯白驹返回琼崖。经过广州时,冯白驹找到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队长徐成章,表示希望入读黄埔军校。徐成章却为冯白驹指了另一条路:“琼崖现在迫切需要到农村开展农民运动的人,你回去后可以去找李爱春,他会告诉你该怎么做。”

  冯白驹依照徐成章的建议回到海南,并经李爱春介绍,进入海口市郊区农民协会办事处担任主任,从此踏上了革命之路。

  虽然年轻,冯白驹却十分有谋略胆识。他一心扑在农运工作上,不辞劳苦,奔走乡村,走家串户,宣传和鼓动农民参加农会,发展乡、村农民协会。经过几个月的努力,府海郊区相当部分村庄建立了农会,农民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。这年9月,冯白驹成为中共正式党员。

  在实践中,冯白驹不断得到磨砺,逐渐成长为中共琼崖特委和琼崖纵队领导人,带领琼崖人民救亡图存谋解放。

 

  母瑞山保存革命火种 

  “全琼处处都有冯白驹革命的身影,其中,定安县母瑞山是极为重要的一处。”冯所孙介绍道。

  原来,1932年,琼崖红军反“围剿”失败,革命转入低潮,国民党军趁机“围剿”我军,妄图就此扑灭琼崖革命烈焰。冯白驹率党政机关干部及红军战士共100多人,在定安县母瑞山密林深处坚持斗争。

  那段岁月极其艰苦。冯白驹在《红旗不倒》一文中提道:“大部分人的肩膀露在外面,有的光着屁股。个个身上冻得发青发紫,有什么办法呀!只有像万年前我们的祖先那样,摘树叶剥树皮,连在一起,披在身上。男同志披的树皮像古代骑士的盔甲;女同志穿起名副其实的‘百叶裙’。大家走动起来,好像是一群穿山甲。”

  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下,冯白驹作为当时的特委书记,从来不搞特殊化。每当分粥时,冯白驹总是确保每个战士都分到一碗后,自己才会吃,如果食物不够,他就将自己的那一份分给别人,自己再煮野菜吃。

  外有敌军不断来犯,内有饥寒交迫的折磨,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倒下,到1932年底,原先百余人的队伍只剩下26人。然而,纵是如此,冯白驹也依然对革命事业充满希望。他曾回忆道:“我们坚决相信,革命是一定要胜利的,只要我们坚持下去,黑暗是暂时的,光明会有一天要到来的。”

  8个多月的时间里,队伍数次尝试下山,均以失败告终。1933年4月,在冯白驹带领下,队伍终于成功突围。

  下山后的一天夜里,冯白驹率人摸黑回到长泰村的家中,看见母亲,冯白驹连叫两声“妈”,激动地扑了过去,但由于冯白驹此时形容枯槁,母亲一时没有认出,被吓得连连后退。母子相认后,心疼不已的母亲点火开灶,为大伙儿做了一顿饭。冯白驹后来提起此事,感慨万千地说:“这一夜,我们吃了一年来的第一顿饱饭,我们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!我们又回到了大地的怀抱了!”

  “琼崖红旗23年不倒,离不开冯白驹等人在母瑞山那8个多月艰苦卓绝的斗争。”冯所孙说,那8个多月的抗争,保存了琼崖特委领导核心,使得革命火种得以延续,最终重整旗鼓,打开了革命事业的新局面。

 

  “山不藏人人藏人” 

  “不是山藏人,而是人藏人”,这是冯白驹在革命实践中坚持走群众路线总结出来的名言。

  从母瑞山突围后,冯白驹长期在琼山、文昌地区活动。正是在许多堡垒户的帮助下,琼崖特委和琼崖纵队才得以度过了这一艰险时期。

  不仅如此,土地革命时期,国民党反动派对根据地人民进行惨绝人寰的残杀,在六连岭的一个山洞里,被敌人围困的100多名群众宁可集体饿死、困死,也没有一个人投降说出红军的踪迹;1949年底,党中央发出了解放海南岛的命令,在接应配合野战军渡海作战中,琼崖各族人民大力筹款筹粮,开展“一元钱、一斗米”运动(即每户捐光洋一元,捐米一斗),短短一个月时间,全琼就筹集粮食5万多石,组织起有6万多人的支前队伍,包括救护队、运输队、妇女缝洗衣队等。

  “长泰村原先有40多户人家,在战争中,村民惨遭日军和国民党杀害,只剩了3户,海南解放后,才陆续有人迁了过来。”冯所孙说,在冯白驹的影响下,其亲属先后有20人投身革命,有12位亲人英勇牺牲。据说有一年冯白驹回到故乡,哽咽道:“整个村子的人跟我干革命,几乎都被杀了,但人民不会忘记。”

  在琼山,冯白驹与失散的同志逐渐恢复联系。他们扎根农村,依靠民众,逐渐壮大革命队伍。1950年,冯白驹率部接应渡海解放军,摧毁了敌人精心构筑的“伯陵防线”,赢得了海南解放战役的伟大胜利。

  将军已逝,将军的故事却在琼崖世代流传。“我爷爷是冯白驹的堂兄弟,因此,我从小就常常听到冯白驹将军的故事。”冯所孙说,冯白驹故居建好后,爷爷和大伯都曾在这里当过讲解员,如今,他又从长辈手中接过了这一棒,“我要守好这个地方,用冯白驹将军的故事教育后人,传承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。”

  后人没有忘记。在长泰村,许多民居外墙上都喷涂着“英雄史诗热血铸,革命精神永流传”等革命标语,村民们靠着种植散尾葵,日子也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,“只要每一代人都能够传承革命精神,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会比现在更好、更幸福。”冯所孙说。

上一篇:毛泽东如何抓住枢纽实施军事战略指导

下一篇:依靠理想和纪律把人民团结起来——重读邓小平《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》

cache
Processed in 0.007909 Second.